香山的变迁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呀 https://m.39.net/pf/a_4536628.html

佛潭古称十七都,山清水秀,境内山峦起伏,大大小小有几十座山峰,却仅有三座山名收录在古县志中:台山、香山、点灯山(又称灯火垵)。随着现代辖区的变化,台山划归湖西乡管辖;点灯山在前湖安角,属于赤湖镇;三座名山仅剩香山归属于佛昙。

  漳浦县志载:香山,在县东六十里十七都境内,有五峰如马驰凤翥,每海上云收日出,翠光淋漓可爱,山麓有灵顺宫,愚民祈祷于此,香烟盛满,故名。

  香山是即通俗又响亮的名字,最出名莫过于北京的香山。漳州境内用香山命名的山峰不少于十处,但是以香火鼎盛来命名的香山,仅佛昙此山而已。小小的香山有灵顺宫、三官堂、山石堂等三座庙宫,香火旺盛,才是县志记载的来源。

 香山下南麓、庵前溪两岸,从金溪(后溪)陈氏旧族谱等称为溪谷。源于台山的庵前溪水流充沛,灌溉着溪谷两岸的千亩良田,是个宜居、繁荣的地方,两侧原来有十几个姓氏的小村落(从香山古石刻建造三官堂记可以辨别出很多姓氏),历经沧桑巨变,原来的溪谷繁华落尽,仅有上游居住的施氏施氏族人全部迁徙到香山北麓的香山澳人坪村,其他氏族已无迹可寻,剩下少许残垣断壁杳无人烟(后来园东村办九坑场,才有一户李氏及一户杨氏居场);溪谷下游下车社为吴氏、蓝氏居住地(解放前被土匪抢劫亡社,吴氏迁台湾及外地,余一户吴氏及一户蓝氏迁居上车社繁衍)。

  沧海桑田,盛世再现。改革开放后,荒芜的香山南麓转变为工业开发区,厂房林立。几十年来,香山下新建有很多民居,纵横交错连接到园东村,可以再现当年到桥头市场赶圩遇上突然下雨,在屋檐下躲雨不被淋湿身体的情景。余也有幸居于香山南麓,筑矮屋几间,拓二亩小园植果树数株,春赏百花盛开,秋收瓜果归仓,虽然粗茶淡饭,却也知足常乐矣!前几年户籍属地管理,陋室的门牌竟然为香山1号,让我欣喜不已……

  友人云青子为我撰写的大门对联

居于此名山胜地,闲暇之余徜徉在林荫小道,古志记载香山有五峰,是哪五座山峰一直困扰着我,虽然时代在进步,但山川地理环境变化不大,经过长时间的考证、多方位的观察,这五峰从三个角度有三种认知:第一个住置是在从石门、花园社等处远眺,香山为主峰,右边依次为电信山、中山、镇中山、埭头山,勉强可算五峰,不过香山主峰与第二峰电信山头离得太远,这个观点不一定成立;第二个位置是在香山澳,也是人坪村人家社一带南顾,香山为中峰,左右各两座山峰,虽然也算五峰,但和县志载的“五峰如马驰凤翥”形状不同,这个观点也不成立;第三个位置是在庵前溪(古志称溪谷)、工业区这里可以看清楚香山五峰如飞腾般的奔马,香山主峰就是马首,马鬓就是其余的四峰,朝阳初露,晨曦的光芒洒在树梢上、山峰间,确如古志所云:“翠光淋漓可爱”,基本上香山这五座山峰就可以确定了。

  借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物是人非今犹在,不见当年还复来”比喻今日的香山巨变非常贴切。我也感慨时代的变迁:

青山依旧在,物是已人非。时代巨变后,沧海变桑田!

作者:杨志伟,笔名:宽心

编辑:杨肃鸿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41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