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鳌地瓜如何走出困境中国县域经济报

本报讯7月30日,福建漳浦百场带货直播六鳌站在美丽的龙美湾景区圆满收官。直播期间,线上线下累计销售的地瓜有吨,价值达万元,并且还有多家企业与六鳌镇农产品协会签订地瓜紫菜意向订购合同万元,创造漳浦带货直播销售额“新高点”。当天直播结束后,满载着地瓜、紫菜、海带等农产品的8辆货车从现场发车,确保销售产品尽快送到消费者手中,开创了线上带货线下物流“新模式”。

位于漳浦县东部沿海的六鳌镇,不仅拥有“翡翠湾”“抽象画廊”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拥有大面积连片沙田,其中仅地瓜种植面积就达到亩,这座小镇因盛产“六鳌地瓜”而盛名远扬。每年开春时节,六鳌镇农民就开始挑选地瓜种苗种植,经过天左右精心的施肥、浇灌和管理,第一季“六鳌地瓜”就可采摘了。暑假最热的两个月,是六鳌地瓜盛产期。紧接着,瓜农又开始种植第二季,于秋末冬初再次采收。这样循环往复,整个六鳌镇年产六鳌地瓜超过吨。

就在前不久,六鳌地瓜种植户就迎来了地瓜夏收之季,但是,他们一边采收地瓜,一边却紧皱眉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同质化严重,产量低,价格也一度低迷。”林满军是漳浦县六鳌镇东门村地瓜种植大户,除了自己种了20多亩,他还与别人合作种植了60多亩,往年,这个季节是他忙的最高兴的时候,但是,今年的情况却令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据他介绍,今年上半年没有什么雨量,增加了不少浇灌的成本,加之因为连年种植地瓜,沙地土壤肥力和营养明显退化,导致平均一亩地的产量比去年减少了斤左右,损失近千元。最重要的是,这几年,随着“六鳌地瓜”的名气叫响之后,许多外面的地瓜纷纷冒名顶替,尤其是今年,“李鬼”层出不穷,这也是导致当地地瓜价格一降再降的一大不利因素。如何帮助农民走出眼下的困境?

网络销售

“今年,为了助力农户销售地瓜,当地不少返乡创业青年纷纷加入电商队伍,直接往线上联系业务,并借助便捷的物流向全国各地发货。”据六鳌镇农业技术站负责人林忠泉介绍,截至目前,至少有15家专职从事网络销售地瓜的电商。他们可以将正宗的“六鳌地瓜”带向广东、浙江、河南乃至北京等地。

直播带货

六鳌镇通过镇长直播带货,掀起一波“地瓜热”,吸引众多“吃货”围观,仅7月30日直播当天,在线观看量就达多万名,实现了漳浦百场直播带货的最高点击量。

“7、8月份正是六鳌地瓜大量上市的季节,这次直播带货活动,真是解了农户燃眉之急,第一时间把六鳌的好产品‘带’向远方,帮助广大农户拓展销路、增加收入。”漳浦县六鳌镇农产品协会会长林冠华兴奋地说。

注册集体商标

“事实上,去年六鳌镇成功举办首届‘六鳌地瓜’丰收节开始,我们就已经在考虑如何扶持壮大‘六鳌地瓜’这个产业了。”林冠华说,“我们注册了一个集体商标,叫‘六鳌古城’,这个品类是以瓜果类特别是六鳌新鲜地瓜而注册的。”六鳌农产品协会利用这个集体商标与网络平台合作,通过商标识别码给消费者展现一个真真实实的六鳌地瓜,以达到更好维护本地地瓜品牌的效果,此次五家企业参加直播带货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可以让“六鳌地瓜”这个漳浦品牌与广大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从而走向更远。

按出口标准进行管理

90后陈毅鸿是漳浦县初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六鳌鳌东村土生土长的青年农民。为了种出皮色好、条形佳、口感美、产量高的地瓜,他精心学习了一番种植技术。同时,他还在试验田里增加了有机肥作为底肥,每亩多花元。此后,在地瓜生长过程中,他严格控水、控药,按出口标准进行管理。7月初,地瓜可以采收了,平均每亩高达3斤,远远超过一般农户种植的产量,而且卖出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7月19日,他的公司还将经过严格管理生产的地瓜首次往荷兰出口。(记者黄长秋通讯员洪锦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9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