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于9月27日向中国再次移交一批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物中发现三枚印章,分别是马世贤、林水实、丁祖喜。
中华英烈网信息显示:马世贤,年生,籍贯河南洛阳孟津县;林水实,年10月生,籍贯福建漳州漳浦县;丁祖喜,年生,籍贯安徽芜湖无为县。
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林水实、马世贤、丁祖喜三名志愿军烈士的亲人已经全部找到。
林水实烈士亲人被找到
“谢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牺牲的烈士!”
26日晚8点多,福建漳浦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找到了林水实的亲人。记者也联系上了林水实的侄孙林树新。“我们全家人听说叔公一枚印章在烈士遗物中,非常感动。谢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牺牲的烈士!”林树新说。
这是一张六十多年前拍摄的照片,这位年轻军人就是林水实烈士。
经进一步核实,林水实烈士是漳浦县沙西镇(今古雷港区)涂楼村人,年10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年4月参加革命,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随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73师团2营6连战士,曾荣立四等功一次。
年6月7日,林水实在朝鲜江原道铁原郡作战中牺牲,逝世时25岁,尚未结婚。
林水实烈士只有一个兄弟叫林水法(已故),育有2男5女,其中儿子林美金(已故)根据当地风俗过继给林水实当儿子。现林美金家中还有3个儿子,分别是林艺煜、林艺辉、林树新,他们自小便没见到过林水实本人。
烈士的遗物中发现的印章是确定烈士身份的重要线索。
据漳浦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介绍,当年很多志愿军官兵都有自己的印章,那是因为当时有的人识字不多,在与家人通信时大多请人代笔,最后盖上的这枚印章则是他们和家人之间的信物。英雄们可能没有想到,60多年过去,当他们已经长眠于大地,这一枚枚印章成了祖国和家人辨析他们的唯一信物,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马世贤烈士为孟津县朝阳镇向阳村人
根据中华英烈网显示,马世贤烈士,男,生于年,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在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孟津县志》里,马世贤的信息被记录在革命烈士英名录中,籍贯为孟津县朝阳乡(现为朝阳镇)向阳村,年3月参加革命,年4月牺牲。
9月26日,记者通过孟津县人武部以及孟津县朝阳镇向阳村两委,确认马世贤烈士为向阳村人。马世贤烈士参军前成家,但没有留下子女,他的两个侄子马玉朝和马玉民均已去世,侄子的后代在向阳村生活。
“马世贤烈士牺牲69年了,家人始终不知道他埋葬在哪,几代人苦苦寻找,今天终于找到了。”马世贤烈士的侄孙、39岁的马万营说,马世贤牺牲后,老爷(即马世贤的父亲)马南方生前经常提起,啥时候能把二儿子的遗骨找回来就好了。
“马世贤烈士是我的二爷,他年仅24岁就在朝鲜战场牺牲,让人痛心,又让我们感到骄傲。”马世贤烈士的侄孙马万儒说,他从小就听老爷念叨二爷的名字,家里还保存有马世贤的烈士证和烈属牌。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二爷的遗骸此次能回国,圆了我家几代人的心愿。”马万营说,等二爷的遗骸回国安葬后,他要带着家人前往墓地祭拜,将烈士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丁祖喜烈士为无为市象山村人
记者从安徽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27日确定了丁祖喜烈士家庭基本信息:安徽无为市严桥镇象山村人,年入伍,志愿军某部排长,年7月11日在朝鲜战场牺牲。父亲姓名丁仁松,老人已经逝世。
经过相关部门查访、核实,现已找到丁祖喜烈士的堂妹朱玉姐(原名丁玉姐),老人今年已95岁高龄。据了解,丁祖喜烈士为单传,堂妹是他最亲的家人。
在今天上午
中韩双方共同举行的
第七批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回国迎接仪式上
中国驻韩大使认真而庄重地
在每一个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上
仔仔细细、整整齐齐地
覆盖上国旗并深深鞠躬
我国礼兵托起棺椁登上专机
运-20机长广播
“我们接英烈回家了”
运-20起飞时,机长广播
“机组全体成员
飞机准备滑出,马上起飞
我们接英烈回家了
英雄浩气,时代永存
祖国和人民欢迎你们!”
战机护航、过水门……
最高礼遇迎英魂
运-20专机进入指定交接空域后
两架歼-11B战机护航伴飞
随后,专机抵达沈阳桃仙机场
两架歼-11B低空拉烟
机场用最高礼遇“过水门”
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感谢你们把英雄带回家乡”
机场塔台工作人员与运-20专机通话时说
“感谢你们把英雄带回家乡
时隔七十载,山河已无恙”
我的战友,回家了!
在沈阳桃仙机场
当载着位烈士遗骸的车辆驶过时
抗美援朝老兵起立敬礼,目送战友
时隔七十载
我的战友,回家了!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客户端等
责编:谭敏审核: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