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记9月27日三枚印章

北京皮肤科医院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9月27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在仁川举行,具烈士遗骸和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和人民怀抱。这是除年韩国首次向中国移交多名志愿军遗骸外,近年来向中方移交遗骸数量最多的一次。

在这批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物中,三枚印章清晰可辨,它们分别属于马世贤、林水实、丁祖喜三位烈士。中华英烈网信息显示:马世贤,年生,籍贯河南洛阳孟津县;林水实,年10月生,籍贯福建漳州漳浦县;丁祖喜,年生,籍贯安徽芜湖无为县。

据了解,当年很多志愿军官兵都有自己的印章。由于当时很多人识字不多,在与家人通信时大多请人代笔,最后盖上的这枚印章则是他们和家人之间的信物。60多年过去,当他们长眠于异乡,这一枚枚印章成了祖国和家人辨析他们的唯一信物,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9月26日,帮马世贤、林水实、丁祖喜三位志愿军烈士寻亲的消息流传开来,牵动很多人的心。

其中,烈士林水实籍贯是漳浦县消息传开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媒体和热心读者便迅速行动起来。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杨志辉表示,看到烈士寻亲的报道后,局党组随即成立寻亲工作小组,由其具体负责,同时安排优抚褒扬纪念科调查核实,当天晚上就找到了烈士亲人家庭。

据林水实烈士亲属介绍,林水实为漳浦县沙西镇(今古雷港区)涂楼村人,年10月出生,年4月参加革命,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随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73师团2营6连战士,曾荣立四等功一次。

经进一步核实,烈士林水实只有一个兄弟叫林水法(已故),林水法育有2男5女,其中儿子林美金(已故)根据当地风俗过继给林水实当儿子。现林美金家中还有3个儿子,分别是林艺煜、林艺辉、林树新(寻亲对接人)。

“我们全家人听说叔公一枚印章在烈士遗物中,非常感动,谢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牺牲的烈士!”林水实烈士的侄孙林树新激动地说。

当天下午18时许,马世贤烈士的亲属也已找到。马世贤为孟津县朝阳镇向阳村人,参军前成家,但没有留下子女。马世贤有两个侄子,均已去世,侄子的后代在向阳村生活。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为烈士寻亲是一个缩影。那些为保家卫国血洒异国他乡的英雄先烈们,祖国和人民从未忘记。

在中韩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从年至年,中韩已连续六年成功交接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此次第七批烈士遗骸回国,我国首次以运-20作为专机执行运送任务,机身编号01体现祖国对烈士们的无上尊崇,机场水门最高礼遇迎接英魂归来。

由于时间跨度大、战况异常惨烈,烈士们的遗骸多有散失且缺少身份信息,在韩方的发掘工作中,辨别身份的证据主要是当年志愿军军服出厂时,内侧油墨章上战士用钢笔填上的姓名、部队番号和血型以及随葬遗物。为了更准确地辨别志愿军烈士遗骸,年,在第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后不久,民政部就启动了烈士遗骸DNA检测及数据库建设工作。

年1月,医院承担起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DNA数据库建设任务;年,新组建的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始负责这项工作;年10月,我国首次应用DNA技术确定无名志愿军烈士遗骸身份,建成首个志愿军烈士DNA数据库。与此同时,境外墓地维修等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工作也一直在进行。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烈士长眠,尚有亲人。我们无法让牺牲者重生,但可以让他们精神永存,让他们落叶归根,让他们与亲人重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郭兴文字张寒设计王婧嫱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4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