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咱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个省,地理位置老重要了。福建经济发达,人口也不少,尤其擅长海运。根据年的统计,福建总人口有多万,跟东北的辽宁省差不多。福建的地形结构可复杂了,到处都是山和丘陵,耕地没多少。所以就有了“闽人以海为田”的说法。
年,福建省粮食种植面积有.62千公顷,粮食产量达.70万吨。福建省在古代就因发展航海贸易而出名。年,福建省的GDP总量为5.31万亿,这个成绩相当不错。福建省现下辖9个地级市,它们分别是: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莆田市和宁德市。其中,厦门市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一员。
漳州是福建的地级市,也是福建第四大城市。年,漳州粮食播种面积92.83万亩,总产量41.01万吨。漳州常住人口万人,户籍人口多万人。年,漳州GDP总量多亿。从人均经济来说,漳州达到了不错的水平。
漳州市下面有4个区、7个县,共11个区县,包括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区、长泰区、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和华安县。漳州市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在食品加工、石化等行业实力很强。那么,漳州市11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元朝时我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后经元明清三朝的调整完善,逐渐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福建省历史悠久,元朝划分10个行省时,福建就已存在。因福建省地形特殊,建省后其区划变动不大。清朝初期,郑成功曾控制漳州、厦门等地,与清朝对抗。
比如说,历史文献里写了“让刘国轩当提督,总管各路人马,去江东打仗。清朝的守将王重禄、吕韬等人吓得赶紧跑了,还把桥给烧了。漳州的清兵来支援,刘国轩就分兵把他们打败了,连着打了三次胜仗,军队的名声一下就大了。”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福建省形成了10个府、2个直隶州的区划格局。具体包括: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汀州府、福宁府、台湾府、永春州、龙岩州。在清朝统治时期,漳州府下辖7个县、2个散厅,它们分别是:龙溪县、海澄县、长泰县、南靖县、平和县、漳浦县、诏安县、雲霄厅、南澳厅。
年清朝覆灭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这对福建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抗战时期,福建经济再次遭受重创。建国初期,战争结束,中国开始重建、恢复生产和发展建设,福建省也组建了多个专区,如漳州专区、龙岩专区等。
龙溪专区成立后,管着10个县,有龙溪县、长泰县、海澄县、漳浦县、东山县、诏安县、云霄县、平和县、南靖县和华安县。年,龙溪专区设立了漳州县级市,区划结构变成1个县级市、10个县。没过多久,龙溪专区改名叫漳州专区。
年,漳州专区又改叫龙溪专区。年,福建省进行了新一轮的区划变迁,龙溪专区的龙溪县和海澄县合并,变成了龙海县。龙溪专区的区划框架也调整了,变成了1个县级市和9个县。60年代末,全国所有的专区都改名叫地区,龙溪专区就变成了龙溪地区。
到了70年代末,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作为东南沿海省份,福建省下辖的各地开始进行多方面的区划调整。年,龙溪地区撤销,设立了漳州地级市,同时撤销了漳州县级市,设立了芗城区。原龙溪地区下辖的9个县,划归漳州地级市管理。到80年代中期,漳州地级市的区划格局调整为1个区、9个县。
90年代后,随着漳州各地不断发展,年龙海县撤销,设立龙海县级市。为推进城区正规化建设,年漳州市主城区组建龙文区。至此,漳州市的区划框架调整为2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21世纪后,随着漳州市主城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主城区人口持续增加,漳州市的区划也进一步调整。
年,漳州市的龙海县级市和长泰县撤销,改为龙海区和长泰区。至此,漳州市4个区、7个县的区划框架形成。21世纪以来,为了区域发展,漳州市陆续成立了漳州投资区、经开区、高新区、保税区等新区。这些新区属于功能型新区,通常不会被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