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宝珠岩寺大事记
漳浦宝珠岩寺
明朝
万积年间(-年)
期间,三教教师林龙江因曾流寓漳浦之故,择地创立宝珠岩,后令其徒张氏居之。
附:有民间传闻建文帝朱允炆因削藩失利,逃入漳浦,因在“火烧寮”碰到山火,乃以宝珠灭火,孰料宝珠落入岩石缝处(即今龙喉),没法取回,遂马上结庐为寺,礼佛修行,并取寺名为宝珠寺。
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岁,年)
冬,林龙江嫡传学生卢文辉题写“朝天石”三字,其门人张法龙乃将其刻于宝珠岩旁的石壁上。
清朝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岁,年)
是年,道者张勇功重建宝珠岩。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岁,年)
是年,漳浦县重建《漳浦县志》,在叙“庵”时,因“浦土话僧舍为‘岩’,弗成传远,今悉改成庵”,此为宝珠岩改名为“宝珠庵”之来由。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25年(年)
是年,广西贵县修志局发布《守先阁六合会文献》一册,文中有“(手足)到达宝珠寺,题对一幅:难到高溪处,不觉到宝珠”,有协商者称,此宝珠寺即漳浦之宝珠岩。
中华群众共和国
年
是年,漳浦杜浔人洪素秋(俗称“秋姑”,法号“志秋”)入住宝珠岩,遂为宝珠岩掌管。(至年,秋姑入寺有18年,反推即是今年入寺。)
年
是年,“秋姑”67岁,正式削发出家,法号志秋。
年
是年,宝珠岩石刻被漳浦县(浦政文〔〕99号)文献发表为县级文物点。
年(癸巳岁)
端五节,秋姑病危,恍忽中,忽梦观世音菩萨昭示,要让清泉岩的人来接任。这即是柯月香(后为释传一法师)入住宝珠岩的来由。
冬,经漳浦县民族与宗教事情局调停下,传一法师接任宝珠岩法人代表,遂宝珠岩掌管。
年(丙申岁)
旧历仲春十九日,秋姑之子正勤法师(从小体弱多病,得了肺结核)因病停止人寰。
是年,华夏台湾区域首愚大沙门驾临宝珠岩,留住“宝珠岩寺”的墨宝。
年
旧历玄月三旬日,志秋法师因病亡故,享年88岁。
年
7月11日,莆田市林龙江文明协商会结构21名协商员到宝珠岩寺开展“重走林龙江传教之路,表现教师平生行履”运动。
附录:
漳州旧有的三教祠
讲好漳浦宝珠岩的故事
夏季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