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年7月,我毕业于厦门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跟大部分的同学一样选择了“北上广”,在上海一家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工作,有着不错的工资待遇。年“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展开,家乡漳浦的一家设计公司邀请我回乡参与乡村设计。怀着对家乡深厚的感情,我于年回到漳浦,年独立创业,从事乡村建筑、景观以及人居环境设计。
返乡以来,我陆续参与漳浦县佛昙镇人坪村、六鳌镇鳌西村、绥安镇大埔村、大南坂镇下楼村等近30个乡村的设计建设工作。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调研当地的古建筑,我对家乡漳浦有了更深的了解,有时不起眼的一个小乡村,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往往令我沉迷和折服。现在不少乡村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示范村,大埔村等更是获得了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最美乡村等荣誉。时常有村里老人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多亏你的帮忙改造,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好很多了”“你真的比我们更了解我们村”。每次听到这些话语时,我觉得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近年来,我被漳州市委文明办、市委宣传部聘为“新时代宣讲师”,并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多次应邀到各乡镇和培训班开展授课和讲座,宣传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和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也带出了一批乡村设计的“达人”,在乡村一线继续从事设计建设工作。
年底,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经营面临困难。年,我和几个创业青年投入多万元,合作创办了“双创”服务平台——浦台创业园。该创业园为企业提供入驻租金减免和优惠,降低企业成本,并聘任专业创业导师十余人,为创业青年提供全面的就业、创业服务,多方面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初创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创业园现有入驻创业企业30余家,成立以来累计服务企业超过家。年我牵头组建成立了漳浦县青年创业促进会,并担任首届副会长兼秘书长。
近年来我带领团队累计开展人才交流、讲座、沙龙、读书会等活动超过一百场次,服务返乡青年、乡村青年超过人次,辅导超过30个企业和项目获得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和数百万元资金支持。浦台创业园也被评为省级众创空间、市级示范众创空间、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市级人才驿站、市级青年文明号等。年底我被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授予了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