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下」悠悠漳江水
林榕庆
—01—
福建省“优清河流”漳江
漳州是以一条江的名字命名的,这条江远在百公里之外的云霄县,江平水阔,波清涛静,直到今天还是福建著名的“优清河流”。
在江的上游,有大型水库峰头水库;
峰头库区风光(方文焕摄)
在出海口,有列入国际湿地重要保护名录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
漳江口红树林(杨顽毅摄)
在下游平原地带,两岸各有一座山,西面的那座山就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山,它的得名是因为本身形象就像一位巍然屹立的将军,更因为在它的东麓埋葬着唐归德将军陈政,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功垂青史开漳始祖,就把这座山叫做将军山;东岸的一座叫做大臣山,我想这个名字肯定与西面的那座山有关,一位是将军,那么相对的这位就应该是大臣。将军对大臣,分立漳江两岸,把云霄县城护卫得十分妥帖。
守护云霄——将军山、大臣山
云霄人因为心里有了这两座山,便感到这个世界很实在,什么事都摸得着边际;因为心里有了这条江,便感到历史并未走远,先贤们豪迈的足音还在这片土地上日夜流淌着,激励着人们继续开拓奋进。
—02—
论来历,漳江和云霄的名称都因唐初的那段开漳历史而得来。
将军山公园
漳江原来叫绥安溪,陈政率府兵到这里来平定“蛮獠啸乱”的时候,看到这条江水似曾相识,很像他早年征战过的上党的漳河,于是临岸指鞭将这条江命名为漳江。十几年后,他的儿子陈元光首先在这条江畔建立了州府,州以江名,这就是漳州的由来。
而云霄的地名极有可能得自于一位伟大女性的号。
巾帼英雄——魏妈
在开漳史册上,记载着一位闽南人民景仰的巾帼英雄,她在70多岁高龄的时候,还率军千里戍闽驰援,为被“蛮獠”十八洞联军围困华安九龙山近三个月的陈政戍闽唐府兵解了围;她还在陈政“备极劳瘁而逝”之后,全力辅佐陈元光彻底平定闽南动乱,创建漳州。她就是陈政的母亲、陈元光的祖母魏敬。魏敬,字玉钰,号云霄,俗称魏妈。
魏妈庙
漳州治所迁走后,后世为缅怀魏妈的千古懿范,遂将此地更名为云霄。在陈元光的家乡安山森林公园浮光峰顶建有一座供奉魏妈的千年古庙。这座庙宇,当地人叫它“大山奶奶庙”,而正名就叫做“云霄庙”,我想,这就是“云霄”这个地名由来的一个佐证了。
—03—
将军山公园
以“云霄”作为地名,感觉十分高远,确实很与众不同。
漳州的其他县,要么以地理命名,像漳浦、东山、龙海;要么取意安定,像华安、长泰、南靖、平和、诏安。
取意安定说明之前曾经动乱,平定之后希望长治久安——说起来仍然与那段历史有关——唐初闽南地区的“蛮獠啸乱”正是陈将军祖孙三代率87姓府兵前来平定的,闽南地区从此设州置县,开始了教化中原、劝课农桑、大兴庠序的文明历史。
起初仅置二县,分别为漳江边上的漳浦县和闽粤之间的怀恩县。“浦”即是江边的意思,最初的漳浦县治所应该在今天漳江畔的云霄西林村;“怀恩”表示感怀唐庭赐建州县的恩惠,今天福建南陲的诏安县仍有一所中学取名“怀恩中学”,与云霄的“元光中学”有着同样的历史渊源。而原怀恩县管辖的范围则远不止今天的诏安县境,往南应该一直延盖到潮汕的一部分地区。后来的县份都是不断增设的,所以名称就不那么讲究来历了,吉祥就好。
只有“云霄”还是得名于开漳先贤,饱含思念之情,透出浓浓古意,教云霄人到今天还是那么的多情,那么的重孝道。
—04—
漳江,将军山,大臣山,构成了云霄的基本地理,也孕育了云霄的文明历史。
将军山公园(戴园笙摄)
如今,漳江和将军山都已开辟成云霄的重要景区,大臣山则是云霄这个“中国枇杷之乡”主要的早熟枇杷基地。
醉美红树林(戴园笙摄)
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千鹭鸣红树”的奇观每天都吸引许多科研人员、鸟类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而到这里来的人们多半还为了要饱饱口福——要知道,清澈的漳江水与海水在这里交汇,红树林底下出产的海鲜那可是鲜美无比,著名的福建特产“竹塔泥蚶”即产于此。
令人欲罢不能的竹塔泥蚶
将军山下建有大型园林,湖光山色,名木葱郁,雪墙黛瓦,碑石林立,颇有大唐遗风。
当中立有陈政、陈元光父子巨石雕像,背靠将军山,远眺漳江水,气势恢宏,俨然已成为云霄的形象代言人。遍布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的漳籍后裔谒祖朝圣多来此处,甚而有学者考究,将军山即是海外游子心目中“唐山”的一个代表。
—05—
漳江水上的新云霄(戴园笙摄)
悠悠漳江水,哺育的不仅是云霄人民,而是漳州文明的历史。如果说九龙江是漳州的母亲河,那么,漳江就应该称作全漳州人民和全世界千万漳籍后裔共同的祖母河。
作者简介
林榕庆,男,年生,福建云霄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云霄教育局局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作协会员,有百余篇诗文作品发表于《福建日报》《福建文学》《厦门日报》《闽南日报》等报刊。本文转自《御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