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游记——做一位会发光的人罗耀晟10月2日,我们一行12人到漳浦县城拜访云青子、亦青子兄弟,参访了云青子在钱隆首府的家,参观了亦青子在大南坂清泉岩的青园。会见了诗人潘建春,国学名师、书画名家黄文佐,品赏了诗人茶艺师林淑兰老师的上品好茶……这一趟佳秋漳浦之行实在是收获满满。文化人就像一盏盏明灯,把我们照得亮堂堂的。在漳浦诸位贤达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下楼的蔡新故居、清泉岩古寺。
蔡新故居让我们认识了两个漳州先贤,蔡新和蔡世远。故居有一面墙,每一个文字都闪闪发光:
廉政两帝师历史一明镜
蔡世远--蔡新的叔父,是一位清慎勤的清官好官,是乾隆皇帝的老师,成就了一村两名臣、叔侄皆帝师的千古佳话。
蔡新一生则清廉正直,谦虚谨慎,勤勉从政,官德人品才学政绩俱佳,深受朝野称颂、百姓爱戴。蔡新是清代福建在朝官阶最高、任职中央部门主官最多、任职时门最长、享寿最久的行政首长。
兹特予简介:
蔡新(~)字次明,号葛山,今漳浦县大南坂镇人。乾隆元年登进士,曾任内阁学士、礼部、工部、刑部侍郎,上书房总师傅以及工部、刑部、兵部、礼部、吏部五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后升文华殿大学士,加授太子太师。嘉庆四年卒于家,享年93岁,赐祭葬,谥文恭,追封太傅,入祀贤良祠。一生经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朝代。清代福建在朝为官官阶最高、任职主官最多、任职时间最长、享寿最高的官员,非蔡新莫属。他担任过嘉庆皇帝老师,工、刑、兵、礼、吏五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四库全书总裁等。《四库全书》又称《钦定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年),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录种图书,共计卷,余册,约八亿字。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内容十分丰富,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蔡新家训》写道:“身居宰相,家属县令。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意思是:即使官至宰相,其家庭仍属县令管辖。告诫家人应该服从地方管理,不能享受特权。有万世存在的溪南村,却没有任职百年的宰相。教育族人不能仗势欺人,要与邻里和睦相处,避免村与村、族与族间的矛盾。这就是一位宰相,一位长辈的敦敦教诲,教育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位置,本分做人。这也是为官的自律,自觉,自贵。
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今漳浦县大南坂镇人。因世居梁山,学者称梁山先生。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曾任福州鳌峰书院山长,后奉特诏入京,授翰林编修,入直上书房,侍诸皇子读书,累迁侍讲、右庶子、侍讲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经筵讲官,位列九卿。雍正十一年卒于任上,终年52岁。蔡世远在《客示长儿》说:“第一是使之重伦轻利,使一生之根基牢固。又须刻刻告以读书当切己身体,以所言为法戒,不是只教汝为文章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为人首先是要重伦理轻利益,这样才能保证人生的根基牢固。同时,也要时刻告诫自己读书应当身体力行,以书中所言为法戒准则,不是只教你写文章而已。老前辈说的话啊,就像一盏灯照亮我们的未来。
离蔡新故居两里地就是清泉岩,也是蔡世远、蔡新他们的小时候读书的好地方。清泉岩,集自然景观之美与人文艺术之胜于一体,享誉八闽。它始建于宋代,讫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初始,僧人利用一块巨大的天然石棚。明成化年间,僧人伯成重修了旧址,构筑了石室禅房、院墙,改称“蓬莱深处”。明万历初,嘉靖进土、官广东监察司陈梧(漳浦人),归休后隐居于此,于旧址东南百余米处辟地重新构筑了庙宇,始名“清泉岩”,自号“清泉翁”,留下珍贵的摩崖石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清泉岩有一个石刻“觉岸”像天上的星星格外耀眼。觉岸:楷书,横排,阴刻,上部正中刻“乾隆御笔”篆印,为乾隆手书。全刻宽厘米、高50厘米。相传:蔡新任京官中途辞官不做,归闲回到清泉岩。乾隆皇帝为敦促其早日赴任而亲赐御笔,下圣旨到下布曰:“蔡新长朕四岁,如吾兄长,朕颇思念,特赐朕御笔“觉岸”二字,钦此。”清泉岩上有一幅“觉岸”的石刻,正中有“乾隆御笔”方形篆印,落款为“臣蔡新”字样。图片就用我喜欢的这句话结尾: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我们知道,不知什么时候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
本文参考网上蔡新故居、清泉岩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