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实现创造性转化和教育性传承?近年来,福建省立足于八闽大地积淀传承已久的孝廉文化,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将这一“活态文化”的基因融入新时代新福建人的血脉之中,并转化为广大党员、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和行动自觉。
挖掘孝廉“好故事”
百善孝为先,治政廉为首。“孝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DNA,渗透到每个中华民族子孙的骨髓里,对孕育和睦家风、和谐民风、清明政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闽大地文化厚重、人杰辈出,历史上曾涌现出朱熹、李光地、黄道周、林则徐、陈嘉庚、谷文昌等一大批孝廉名人。”福建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讲好讲活他们的孝廉故事,传承发扬他们的孝廉精神,对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拧紧思想“总开关”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在省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合有关职能部门,深入挖掘本地孝廉资源。
由福建省纪委监委、漳州市纪委监委联合编写的《榜样之光——一座不朽的丰碑谷文昌》以人物通讯表现形式,全面展现“四有”干部谷文昌对党忠诚、责任担当、一心为民、严管厚爱、克己奉公、清廉家风这一先进典型的榜样之光。福州市以名人“孝廉文化”为突破口,将林则徐、沈保桢、林觉民等“孝廉”故事融入著名景点“三坊七巷”的讲解词中。厦门市组织本地知名作家和文史专家,查阅大量史料,深入实地调查,挖掘本地陈嘉庚等二十位历史名人的家国情怀、清廉自守、勤政为民、惩奸除恶的故事,展现他们的孝廉精神,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提供历史鉴镜。
八闽史河中的孝廉资源,还散落于家风家训之中。泉州市纪委监委专门组织力量,探寻晋江五店市闽南古厝里的家规家训,挖掘多姓氏、多宗族沿袭的“忠孝廉节”优良传统家风。建瓯市纪委监委拍摄制作《忠厚传家远》宣传片,布设家风家训馆。
传播孝廉“好声音”
“一代贤臣出闽乡,榕村先生美名扬。兴农治水泽万世,殒身任上浩气长……”前不久,安溪县精编的廉政高甲戏剧《李光地》在该县影剧院首演,环环相扣的情节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借把一代良相的廉洁一生搬上戏剧舞台,在戏剧观赏中融入廉政教育内容和色彩,既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一堂生动的家风传承课、廉政教育课。”干部群众观后纷纷说道。
像安溪一样,在八闽大地,许多地方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借助科技手段,通过立体、直观的方式,将当地历史名人背后的孝廉故事传播开来,让孝廉文化深入人心。
“给孝廉文化配上声音,让文字跨越时空,流淌进人们的心田。”漳州市纪委监委推出“一镇一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