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咱们要注意防冻防霜,明天开始又将有一股新的冷空气影响我们。”12月15日,福建省漳浦县石榴镇车本村村干部、退役军人吴杰辉来到村民吴美凤家中,告诉她山上的葡萄园实验基地要做好过冬准备,山上的气温比山下至少冷3-5度,实验基地的果苗经不起冷空气的侵蚀。
心系乡亲,红色传人舍小家为大家
年10月份,吴杰辉忍痛割爱将具有十几年经营建材批发的法人资格毫不犹豫地注销掉。遵照祖辈遗愿回到具有“闽南井冈山”之称的车本村,并在新一届的村级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常务副主任。
在车本村,其实吴杰辉是公认的“红四代”。他的曾祖父吴春陈(又名吴春滕),17岁参加游击队,18岁加入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简称红三团),并曾担任驳壳连连长职务。年,吴春陈被点名代表南方老区人民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后来舍弃党和政府的安排,选择回村当了一名不领工资的村干部。
吴杰辉(右二)一家人合影
年,吴春陈在全村第一个将儿子吴用锥送到部队。到了年又把孙子吴河元送到部队,儿孙都很争气,在部队入党,都立了功。年,曾孙吴杰辉也应征入伍来到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生前所在的雷锋团当兵,并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不仅入了党还当上副班长,年底获得“优秀士兵”的荣誉。
吴杰辉与同班战友合影留念
年吴杰辉退伍后,保留了祖辈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传统,靠着自己的努力从最初的建筑工做起,逐步在漳州市区建筑行业做出了名气,成了令村里人羡慕的“大老板”。吴杰辉平日里也乐于做公益,只要村里有需要,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是该我回归老区的时候了,自己富了要想着乡村,要大家一起致富才是祖辈的初心。”吴杰辉说,祖辈一直教育引导他,喝水不忘挖井人,只有村民都富有了,革命前辈的付出才值得。
投资兴业,乡村振兴新画卷新篇章
车本村位于石榴镇东北部山区,海拔最高米,全村耕地约亩,都是水田,水源丰富,但都是小块山田,由于处于高海拔地带,水稻播种单季稻。村民原有收入入不敷出,经济主要还是靠生态林里的药材,茶树、及每年不同季节的野生杨梅,黄精,精英子等收入。
一个村庄要有自己的产业链,才能带动更多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来。为激励村民发展产业经济和早日实现年规划远景目标,吴杰辉上任后同村两委一起和本村的年轻乡贤一道研究。经多方考察、调研,最终确定以改变经营模式为突破口,结合本村情况,目前在山上建立起葡萄、黄精、茶叶等实验基地,为车本老区的产业振兴、村民共同富裕垫定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
发展经济的同时,吴杰辉还带头投资万元,创办漳州贤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并妥善安置20多名群众就业。“我们现在经常回村里搞运输,每年收入成倍增长。”货车司机吴高伟以前常年在镇里或县里拉货,这两年,回到村里的次数多了,腰包也鼓了起来,帮着村里时不时做些公益,村容村貌也比往年好看多了。
“党的二十大为乡村振兴描绘了新蓝图,我们村干部要做的就是不断践行初心使命,和村民们一起以昂扬的斗志创造更加火红的生活。”吴杰辉说。
吴杰辉(左三)入户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瞄准发展,火红生活新时代新风尚
老一辈革命家陶铸、邓子恢、耿飚、曾志等以及蔡协民、王占春等革命先辈曾在车本村创建苏区,浴血奋战。如今,这里已经成了珍藏革命红色记忆的地方。利用好红色资源,保护好生态林,传承好红色基因是吴杰辉和新一届村两委重点要打造的乡村品牌。
红色旅游公路开建时,老党员吴用锥带头迁祖坟。“红色旅游道路”建成后,“九拐十八弯”的单车道变成了宽阔平缓的双车道,20分钟直达镇区,半个小时可达县城。瞄准发展时机、抓住天时地利,吴杰辉和村两委一起立足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高山农业。过去车本村土特产无人问津,如今游客多了,村民在家门口便卖起了土特产,不仅能让山货“走出去”,还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来”。
车本村的生活越来越时尚,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火红。
“如今车本村的名气越来越响,不仅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开展爱国、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成了广大游客的“打卡”点。我们将继续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旅游等振兴,着力打造红色党建、特色产业、全域旅游品牌,让老区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近段时间以来,吴杰辉起早摸黑来到村里分片包干的村民家,同村民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内容,他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村干部对乡村振兴越来越有信心,宏伟蓝图也越来越清晰。
(戴伟国许桂新许林川)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刘冬霭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