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漳州新闻网」
坚定实干期盼
踏上新征程的漳州
面向希望无限的未来
参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
我市省党代表聚焦发展目标
结合工作实践畅所欲言
共同勾画富美新漳州的美好蓝图
省党代表胡滨:
奋翼漳州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
在建设新福建的征程中,长泰精神振奋,奋发作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建设漳州现代化滨海城市“一翼”,切实把省委、市委的规划蓝图舒展成为富美新长泰画卷。
壮大产业稳增长。一产要稳,做优高优水果、绿色蔬菜、禽蛋三大优势产业。二产要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力争年产值突破千亿。三产要优,提升天柱山、十里蓝山、半月山、文庙、小黄山和漂流等景区景点,打造东南沿海知名文旅康养胜地。
攻坚项目强后劲。坚持每年实施工业、交通、城建环保、农林水利、商贸、社会事业等6大领域项目攻坚会战。坚持每年谋划固投、财税、工业增加值“三个新增长点”项目各个以上。坚持每年开展乡镇、区领导“两个项目拉练活动”。坚持争一流、创品牌、树标杆,力争3年打造省级以上品牌个以上。
做美城乡提档次。投资亿元以上,实施四大重大片区、约10平方公里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打造美丽、宜居、宜业、生态之城。打造漳州乡村振兴“长泰样板”,力争年消除现有裸房、3年内农村面貌“目之所及、焕然一新”。实施城乡品质提升八大工程,争创省级文明示范城区。
改善民生增福祉。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让长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解决好“衣食住行学、生老病死养”等短板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泰报
智能家居产业园长泰摄影家协会供图
省党代表黄键鹏:
加快建设活力新产城、生态富家园
未来五年,漳浦县将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干担当、奋勇争先,加快建设活力迸发、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在漳州加快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中彰显大担当、展现新作为。
一是在推动产业发展上走前列。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举全县之力服务保障好联盛项目,做强食品医药、家居建材两大传统优势产业,精心培育形成千亿级清洁能源、三百亿级高端纸业、百亿级精细化工三大新兴潜力产业集群,加速构建富有核心竞争力的“2+3”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渔港建设和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海上漳浦”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海洋经济强县。
二是在促进浦台融合上走前列。作为大陆台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漳浦在两岸融合上有基础、有底子。我们将充分发挥优势,加快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农机产业园做大做强,全面加强与台湾在高优农业、农机制造、科技人才等重点领域对接,深化浦台民间交流,努力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走前头、作表率。
三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走前列。城市建设方面,立足打造漳州次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大城关”战略,下足绣花功夫,加快城市更新,着力打造绥城、九曲岭、鹿溪等3个高品质居住片区,不断增强虹吸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乡村振兴方面,用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金字招牌”,发展形成4个产值30亿元以上的农业全产业链;坚持“一镇一特色”,梯次打造一批典型样板村和中级标杆村,持续丰富提升4条乡村振兴示范线路;发挥人文古迹、红色资源禀赋优势,深化文旅融合,在文化振兴中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的牵引力、集聚力。
☉柯智勇
漳浦竹屿光伏电站项目林杜鸿摄
省党代表蓝良木:
站位全省大局找准云霄坐标
云霄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部署,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贡献云霄力量。
聚力“双碳”目标,发展好绿色经济。以“双碳”目标引领新发展,围绕“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全速加快漳州核电、抽水蓄能电站、闽粤联网工程、核电配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进度,同步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县建设,继续引导电源、电池等行业发展,加快形成百亿元清洁能源产业链,更好助力漳州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更好地融入福建生态省建设布局。
突出园区带动,经营好蓝色经济。充分整合海水水产育苗的先天优势和后天潜力,全面打响“水产贝类育苗产业”这张县域海洋经济特色牌,通过落实产业发展保障措施、探索成立贝类种业协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善云霄现代农业(贝类种业)产业园水、电、路、污水处理以及育苗科研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现代农业(贝类种业)产业园,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
强化使命担当,传承好红色基因。把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传承弘扬乌山革命精神、向东渠精神等本土红色资源结合起来,与加快富美新云霄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善于从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深刻吸取智慧和力量,坚持“戴着口罩抓发展”,着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产城人融合发展、高颜值宜居城市建设、深化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等各方面工作,使之转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科学的思路举措、显著的成效进步。
☉云融
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内穹顶成功吊装中核集团供图
省党代表黄妍婷:
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是重要的精神资源,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实施福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朱子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理应坚守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
漳州是朱子在福建主政的唯一城市,拥有丰厚的朱子文化资源。朱子知漳时,兴教育才、刷新吏治、体恤民生、移风易俗、刊刻“四书”,并积淀了丰富的理学文化资源,涌现出陈淳、黄道周等诸多理学家。朱子思想教化了闽南大地,朱子理学与闽南文化交融发展,是漳州宝贵的文化遗产。
推动朱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主流媒体应担起重任,运用全媒体平台优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每一位媒体人都应躬身入局,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