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禄生说匾书带逢春

石禄生说匾

中国是匾额文化的发源地,从春秋战国开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匾额中的“匾”字在古代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

历史上曾出现“无处不匾”、“无门不匾”的盛况,匾额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

今天,石禄生说匾:我们来看看清代(-)匾。

清代(-)匾孙廷锦题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长.5厘米,宽66.5厘米

平板雕字带框匾。匾心草绿地,阴阳雕红底贴金题词,阴雕上下款字。双边框,内红外黑,素装。

上款:文林郎知漳浦县事孙廷锦为

下款:恩授登仕郎郑清皜立

1、书带逢春:书带,本意为束书的带,用沿阶草而为之。这种草,叶坚韧,胜过别的草。相传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书带草。《后汉书·郡国志·东莱郡·注》引《三齐记》:“郑玄教授不期山,山下生草大如(xiè),长一尺余,坚刃异常,土人名曰康成(郑玄字)书带。”唐李白《题江夏修静寺》诗:“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这里指“书绅”,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引申为书生之意。出自《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逢,本义“遭遇、遇见”,亦指大、迎合。春,春季,生机。这里是知事孙廷锦褒扬受匾人仕途迎来了新的生机。恩授登仕郎,走上做官的道路,希望他扶摇直上,飞黄腾达。

2、登仕郎: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郎。

3、题匾人孙廷锦:乾隆五十四()年任万县知县。

主讲嘉宾

——石禄生

福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海峡两岸文化促进会会长,福建龙岩学院闽台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网海峡频道《海峡三分钟》主讲,福建品藏文化公司创始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6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