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是十大元帅中,唯一没有长征而留在赣南中央苏区打游击的元帅。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终于迎来国共两党暂时停战而决定一直对外抵御日寇。陈毅元帅从江西信丰油山出来,先去最近的大余县城和国民党谈判,然后去赣州市和国民党谈判,形成一致意见后,陈毅开始去游击区收编散落的游击队。
最艰难,也是最危险的,就是陈毅上山收编湘赣省军政委员会主席谭余保同志领导的湘赣边游击队:
陈毅上山后被五花大绑抬到山里,在黑屋子里待了好几天,终于被游击队员拎出黑屋子的时候,他抬头看到一个面容清瘦、两眼深陷、胡须和头发都老长的汉子走过来,而棚子里的游击队员对这位汉子肃然起敬。
湘赣省军政委员会主席谭余保同志陈毅:“你是谭余保同志吧?”
谭余保瞪了陈毅一眼“谁是你的同志?你这个可耻的叛徒!” 陈毅:”是不是先给我松绑一下哦?“
谭余保两只喷出怒火的眼睛瞪得很大,吼道:“你是大叛徒,不能松绑!”
陈毅:”我是代表党来的,你别误会。”
谭余保:“误会?你代表哪个党?代表国民党!”
陈毅:“我是陈毅。你是不是真的不认识我?”先要确定谭余保是否认识他。
谭余保:“我早就认得你了!你在井冈山那个时候,集合队伍讲话,我拖个梭标听你讲,从猴子讲到人,从天上讲到地下,从井冈山讲到全世界,一讲几个钟头,讲得头头是道。你过去讲的话你自己还记得吗?”
陈帅后来是外交部长,专职扯淡忽悠人,谭余保曾经是比较佩服的。
陈毅:“我讲什么了啊?”,好了,认识就好,陈毅想探探谭余保的思想觉悟和认识,并从中找到共同话题和突破口。
谭余保:“讲革命。就是要革命,不要投机不要叛变嘛!可你现在怎么样?你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就是嘴巴讲得漂亮,一到危难时刻,就像那个吃过苏联面包的陈洪时一样,夹起尾巴跑到敌人那儿乞降做官去了!”
站在一旁的游击队员们纷纷跺着脚攥紧拳头喊口号“打倒大叛徒陈毅!”“消灭大叛徒陈毅!”
陈毅气得脸色铁青。但他仍很平静地对谭余保辩白道,“消灭叛徒是对的,可我陈毅不是叛徒”。显然,陈毅非常的冷静和理智,不肯乱发脾气。
谭余保将烟袋头戳到陈毅鼻子跟前,问:“如不是叛徒,为何要劝红军下山同国民党合作?”
谭余保这么问其实是给了陈毅一个搞演讲的机会。陈毅忙接过谭的话,从民族大义跟他解释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共同对付日本侵略的道理。
抗日是一定有道理的,为抗日而团结一切力量也就顺理成章。
陈毅竟然反问谭余保:“你谭余保要不要抗日?”(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但就是这种问题,容易成为谈话的基点,成为共同点,外交家的谈判艺术就在这里)
谭余保回答道“我抗日,马上可以抗日”。
陈毅感到高兴的是,他和谭余保之间开始有了共同的语言——“抗日”:“你愿意抗日就好办!”
谭余保接着说:“不过,得有个条件,既跟国民党合作抗日,那蒋介石、熊式辉就得恢复井冈山八县的根据地”,谭余保的觉悟,就在于他坚持的革命的整体利益而不是阶级仇恨。总谈阶级仇恨,那就没完没了,谭余保要的是革命根据地。
陈毅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们何见之浅也。同志哥啊!你就只看到那区区八个县。今天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在抗日战争中要争取领导权,将来抗日战争胜利了,全中国都是我们的,不只是井冈山那八个县哦!”
陈帅开始挥洒自如了,可惜捆绑的太结实,无法气势磅礴的挥手。不过,陈帅对于毛泽东的路线方针的理解非常正确:夺取国民党的抗日领导权,阶级发展,然后占领全中国。
那个时候,就是延安也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领悟能力,这就是陈毅之所以会成为元帅是不无道理的。
谭余保进一步提出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这个还讲得有理。但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这个口号很奇怪。只有阶级斗争,哪有阶级合作?只有‘苏维埃救中国’,怎么可以取消苏维埃?”
老谭虽然学问不深,但很认真思考,不那么死脑筋。
陈毅耐心解释:“过去提的‘苏维埃救中国’的口号是对的。现在民族矛盾上升了,国内矛盾下降了,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抗日高于一切。因此,我们党已用‘抗日救国’这个口号来代替‘苏维埃救中国’的口号。”
这样意识形态的东西,很不容易弄明白。
谭余保很是恼火:“共产党历来讲阶级斗争,你却讲‘阶级合作’,那年我在中央局党校学习,大理论家瞿秋白给我们讲《列宁主义》那本书,列宁就没有讲过阶级斗争可以调和嘛。”
谭余保继续反驳陈毅:“你是第二国际,是叛徒考茨基,你向蒋介石出卖革命,用抗日那一套来取消苏维埃,把我们红军骗去给蒋介石改编,你、你陈毅是货真价实的大叛徒!”
谭余保越说越气,竟用烟袋头敲着陈毅的脑壳,边敲边骂,“你这个叛徒!”
谭余保竟然搬出来列宁和瞿秋白。看来,教条真是可怕的敌人。
陈毅被敲得叫起来,泪水都流了出来:“同志哥,我的脑壳可不是鼓呀让你敲的!你打一个被捆了一夜的人算什么角色。” 陈毅忍着疼痛,继续耐心地向谭余保阐述了党的主张:“改编红军,取得给养,红军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这对我们更有利。革命阶段不同了,就要有新的策略来适应新的形势。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嘛!”
讨论是为了活命,所以比较有力度。
但谭余保很激愤:“你们知识分子就是会耍嘴皮。可是敌人一来,你们就带着队伍跑了,逃跑就是机会主义!平常,你东一指示,西一指示。可这三年,你一条指示也没有!老子在这里容易吗?我凭什么相信你?” 陈毅严肃声明:红军主力北上抗日以后,我陈毅留在中央根据地,后转移到赣粤边打游击,并没有逃跑:“我讲的这些新政策是党中央的决定,不是我陈毅个人心血来潮的胡说八道。你可以派人下山看看。你有意见,可以向中央讲。现在,周恩来同志在南京,叶剑英同志在武汉,项英同志在南昌……”
这个比较聪明,你可以多找人求证,先不要乱杀好人。
谭余保当时情绪相当激动,一时竟说漏了嘴:“周恩来、叶剑英、项英,我不管,你就是斯大林、毛泽东派来的,我也要把你抓起来。”
坏了,当时有很多同志在场,谭余保竟然攻击,这个还有商量,但竟然不鸟斯大林,这个太可怕了。我不知道站在边上主管肃反的颜福华如何反应的。
陈毅抓住这个机会,以高屋建瓴之势,侃侃而谈:“你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游击战争,我非常佩服。骂我叛徒,我也不见怪。你们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很难突然接受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也是不难理解的“
”但是,我讲周恩来、叶剑英、项英,你不管,毛泽东、斯大林派来的,你也要抓起来。谭余保同志,你已经离开党的原则立场了。”
陈毅先给谭余保一个台阶:我理解你为什么这样谨慎。然后以绝对的气势恫吓谭余保:你已经离开党的原则立场了。公开攻击苏联的伟人,那是可以杀头的。
接着,陈毅面向大家,郑重地说,“你们大家坚持游击战争是应该的,当土匪就不能干!谭余保,你要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就不能枪毙我;你是土匪,就枪毙我。枪毙吧!”
陈毅给谭余保出了一个选择题。
刚才谭余保已经在辩论中吃了亏,估计已经出了一身冷汗。那老谭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砍杀自己的地主姑妈毫不手软,杀叛徒是心狠手辣。
但是,这样的人有一怕:革命领袖。
老谭学问不深,无法研讨简单问题复杂化系统理论,但没学问的人有没学问的思考办法:领袖绝对正确。所以,他绝对不敢对抗领袖。
那个时候,谁是领袖是可以讨论的,但在苏区,毛泽东的威信是不可动摇的。在共产主义世界,斯大林是绝对正确的。
谭余保竟然说漏嘴,这气势就弱了。
一线生机突现,陈帅何等机灵的人物啊,立马绝地反击,一时间,被绑的气壮如牛,握刀把子的倒觉着脖子后面冷嗖嗖起来!这老谭是挖坑自跳!
谭余保说罢哈哈大笑“:好家伙,这个叛徒还蛮硬呐!”。
接着,他命令人把陈毅押下去,“不许叛徒在这里宣传机会主义理论。”滚蛋,老子不给他玩了。
当天下午,谭余保派黄炳光带人连夜赶往吉安,按照陈毅说的找新四军办事处核实情况。
办事处的同志向黄炳光等人讲解了当前形势和党的现行政策,明确告诉黄炳光,陈毅是代表党上山的。
黄炳光一听,立即和随从人员背起半麻袋《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等文件,连夜便又往山上赶。
谭余保听了黄炳光的汇报,看了党中央的文件,激动得泪珠滚滚,连声说:“我鲁莽,险些误了大事。”
他亲自给陈毅松绑,涕泪纵横,愧悔至极,非常沉痛地说:“你来这里四天四夜了,真对不起你!”
随后,他拉着陈毅的手,热泪纵横,亲切地说:“今天终于见到亲人了。自从任弼时、王震、萧克同志率领红六军团主力离开湘赣边区出发长征以后,彭辉明同志牺牲了,陈洪时又叛变了,我们留在这里,很不容易坚持这个局面,请你不要见怪。”
陈毅坦然地说:“你是个坚决的老革命,是个好同志!我脾气不好,请你也不要见怪。今天的问题是,我们要赶快下山。”
得理一定要饶人,快速跑路是真理。
第二天,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开会,请陈毅作指示。
陈毅说:“你们下山后要抓住时机,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要是抗日爱国的就欢迎。”
讲到这里,陈毅提醒与会人员,不能从一个极端再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相信国民党,对国民党失去警惕。他告诉大家:
“活动在闽粤边的游击队,由于特委代理书记、红军三团团长何鸣在与国民党第一五七师谈判时,答应将游击队改编为保安队,归一五七师指挥,将部队一千余人撤离根据地,开到漳浦县城集中,结果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缴械。党中央、毛泽东同志指示我们要记取何鸣部的教训,游击队改编时不许轻易移驻大城市,要依靠山地,不许国民党派人到我军任职。”
陈毅谈到的何鸣,是写进毛泽东选集的另一个极端。到此,陈胖的革命立场已经完全被证明。
谭余保代表临时省委表示,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按陈毅同志的指示去做。不久,湘赣边游击健儿,走出了他们坚持三年艰苦斗争的武功山、九陇山、武里山,牛心山、甘子山、杨梅山等山头,奔向指定的集中点莲花县的陇上村。
陈毅保全了自己的脑袋。
毛主席参加了陈毅元帅追悼会年,王震前去探望病重弥留之际的陈毅,因为大闹怀仁堂背了一身处分的陈毅握着王震的手,轻轻地问:“谭余保还在吗?三十多年了……”
怪哉,弥留的陈毅为什么想起了谭余保?
陈毅去世的时候,林彪已经折戟沉沙,但没有公布,正处于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陈毅去世后关于他的评价非常复杂:四人帮在他的追悼词里竟然加进去“有功有过”这样的评价。
陈毅去世前夕,最惦念的大约就是对自己的评价。这陈胖,风云一生,那是九死一生,但最危险、最考验的就是湘赣苏区险一些被谭余保砍了脑壳。
所以,谭余保的健在,是陈毅对党忠诚的第一人证,他的健在,对于评价陈毅的历史极端重要。
当然,陈帅临走,大约想破脑袋也不会梦到毛泽东竟然参加自己的追悼会,评价道:“陈毅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作出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作了结论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