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http://www.jk100f.com/集齐“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诗歌之乡”四大称号包揽书法、诗歌、剪纸三大艺术形式以“浦”为线串起霞浦、漳浦、浦城山海相望的三座福建县城会迸发出怎样的文化力量?前不久,霞浦、漳浦、浦城三地签订“三浦并臻”文化联盟协议,意在实现阵地共建、平台共享、人才共育、品牌共创,共“浦”文化新曲。11月14日-16日,福建日报文化版推出“三浦并臻”系列报道,分别介绍霞浦、漳浦、浦城三地的文化魅力,感受文化联盟“扩圈”“出海”的不竭动力。霞浦:遇见蔚蓝 向海图强《福建日报》年11月14日06版镶嵌在中国北纬26度最美海岸线上的霞浦,曾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的中心,被誉为“闽浙要冲”“海滨邹鲁”。霞浦海洋文化沉淀久远,南岛语族的祖先们在这里向海而生,古老的黄瓜山文化从这里出发,义无反顾地向茫茫大海深处远航,在一个又一个岛屿驻扎下来。霞浦长春海尾角(郑戈/摄)而诗作,是海洋文化的重要体现。唐有“闽中之全才”林嵩;宋有著名爱国诗人谢翱;元、明、清民间有“十老诗会”“长溪消夏吟社”;清末畲族歌王钟学吉;当代的汤养宗、叶玉琳、谢宜兴、刘伟雄……他们的作品都充满“海”的味道。一首诗歌,道不尽的海与乡愁;一抹色彩,蘸海作画绘斑斓;一张照片,定格碧海霞光……第三届海洋杯特等奖《小皓渔歌》(范军/摄)傍海而生、因海而兴的霞浦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习俗与艺术,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海洋文化。霞浦海参大丰收(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摄)霞浦,是国内海鲜产品最丰富的县份,古往今来,霞浦人与海洋休戚与共,鱼货交易、渔船往来,渔风渔味浓郁。渔风悠久,海韵远扬,霞浦在赓续海洋文化的同时,着力培养海洋文化品牌,奋力打造新时代的“海洋强县”。点击查看原文漳浦:勾栏行竹马 刀笔写春秋《福建日报》年11月15日06版翻开中国地图,在台湾海峡西岸,厦门与汕头之间夹着一块呈猎豹状的土地,这就是千年文明古县——漳浦。“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中国民间艺术(竹马戏)之乡”……一张张国字号的文化名片,是漳浦深厚文化底蕴的彰显与映照。老中青少剪纸艺人一起切磋剪纸技艺。(漳浦县文体旅局供图)漳浦剪纸源远流长,自唐朝起传承至今,一方剪纸,剪出了代代漳浦人生活的五彩缤纷。玩跨界,走混搭,如今“剪唱”、立体剪纸、剪纸文创……为漳浦剪纸艺术注入崭新的活力。黄道周《孝经颂》(节选)(图源:福建纪检监察)以地域为名闻名书法界的“漳浦体”,让众多书法爱好者为之倾倒。当代漳浦书法艺术家们在吸收漳浦书法鼻祖黄道周书风的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加以融合和创新。竹马戏与芗剧作为漳浦两大代表性剧种,历史源远流长,艺术特色鲜明。芗剧《黄道周》表演现场。(漳浦县文体旅局供图)在当代,竹马戏成为海峡两岸互动的重要文化纽带和对外艺术交流的活动之一,也走入中小学、幼儿园,在新生代中传承发展。芗剧更是在新媒体平台大放异彩,粉丝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总会吸引四面八方的年轻戏迷蜂拥而至。点击查看全文浦城:描绘新时代的诗情画意《福建日报》年11月16日06版是南朝著名诗人江淹“梦笔生花”的地方,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作者叶绍翁的故乡,这就是有着约年文明史、多年建县史的“八闽望邑”——浦城。图源:清新福建文旅之声自南朝江淹首开浦城文风,多年来,浦城涌现出无数优秀诗人和优美隽永的诗词歌赋。年9月,浦城县获评“中华诗词之乡”。如今,行走在浦城街头,一句句诗词装点着绿化带、文化墙;进入公园、景区,章氏十五子诗廊、丹桂诗廊、匡山诗词漫道等独特景观引人注目……社会高速发展,诗词仍能如影随形。匡山诗部落(张依婷/摄)大约在西晋年间,剪纸艺术随士大夫入浦定居而传入浦城,这“无墨的中国画”便与浦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千年以来,经过不断交融、传承与创新,形成了浦城剪纸既有北方粗犷大气、醇厚拙朴,又有南方细腻纤巧、纯净秀气的鲜明风格。“浦城剪纸”传承人在教小朋友剪纸 (郑蔚武/摄)浦城的“画意”,在新时代又有新的表达。上月20日,坐落于梦笔山西麓的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正式开馆,多种多样的展品、不同类型的展区,正在“梦笔生花”的地方放飞艺术心灵。浦城美术馆 范迪安美术馆(柯聪/摄)近年来,浦城剪纸开发出剪纸艺术衍生系列产品,与生活文创产品、农产品包装、餐饮企业等跨界融合,孕育出特色品牌,赋予了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兴盛于宋元时期的大口窑青白瓷也在焕发生机。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和喜好的青白瓷作品,通过直播与观众互动,将老手艺玩出新花样。大口窑青白瓷非遗传承人陈雪芳在瓷器上雕刻 (邱春静/摄)点击查看全文诗画为媒、刀剪纵横三浦并臻共“浦”一曲期待三浦文化联盟充分发挥文化聚力作用共挖“文化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