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芭乐甜蜜蜜中国县域经济报

“沙沙沙——”8月25日一大早,蓝点木就戴上斗笠,带上劳动工具出门了。他来到村前的成片芭乐园里,很快就隐没于这片“绿海”之中。今年57岁的蓝点木,是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顶坛村人。和其他当地农民不一样的是,这天他并非走进自己的芭乐园,而是径直朝蓝荣辉家的田地里走去。“老蓝,瞧,这些芭乐长势还不错,可以采摘了。”蓝荣辉是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顶坛村典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一见到蓝点木来,眼里充满了感激和喜悦。“嗯,你的管理技术又有新进步了!”蓝点木认真查看了一下枝上的芭乐,不住的点头称赞。事实上,蓝荣辉只是这几年蓝点木帮扶的对象之一。作为湖西畲乡人嘴上一直称道的“芭乐王”,蓝点木既是村里的芭乐种植大户,也是顶坛村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推广员。“我从年开始,就尝试着种植从台湾引进的珍珠芭乐。”据蓝点木介绍,湖西畲族乡是一块小盆地,土地肥沃,如何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模式,让土地长出更多的“金子”来,是他一直探索的问题。十几年来,他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种瓜种豆,不如种芭乐。从最初自家2亩地开始,他反复试种,并初尝“甜头”。以后,蓝点木又通过流转土地,不断扩大规模,于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种植无公害珍珠芭乐,并一度达到30余亩,不仅开启自己的致富路,还不断动员周边村民、贫困户种植珍珠芭乐,增加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在顶坛村户农户中,就有多户种植台湾芭乐。“珍珠芭乐不仅丰产,而且品质不错,口感好,肉脆果甜。”蓝点木透露,如果管理得好,一亩芭乐一年的产量可以有千克,价格好时,产值在元左右。“多亏了老蓝啊,我这几年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据蓝荣辉介绍,之前家里有一卧病在床的老父,加之妻子残疾,生活一度陷入困苦之中。从年开始,他在蓝点木的指导下,陆续引种芭乐,至今已有五六亩。在种植期间,蓝点木经常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他栽培和管理的技术。年初,蓝荣辉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据了解,在蓝点木的示范带动下,除了顶坛村,湖西畲族乡的丰卿、山后、城内、枋林等村也陆续引种了珍珠芭乐,面积已超过2亩,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增收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元;带动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实现人均增收元。芭乐不仅成为湖西乡的品牌水果,也成了畲乡群众的幸福树、脱贫果。(记者黄长秋通讯员洪锦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38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