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部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全国四级法院院领导深入人民法庭开展调研,推进人民法庭建设,提升基层司法水平。据统计,全国法院参与本次基层人民法庭调研的院领导共计名,实地驻点人民法庭家,调研力度、范围、参与人数前所未有。各地各级法院院领导共撰写调研报告篇,参与解纷件,现场解决实际困难件,深入了解司法需求,深刻改进工作作风,充分认识工作规律,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调研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为充分展示和用好这些调研成果,进一步宣传解读《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各地人民法庭工作经验交流,营造更加注重强基导向、重视人民法庭建设、提升基层司法水平的舆论氛围,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会同新闻局、新闻传媒总社,开辟“各地法院领导深入人民法庭调研情况综述”专版,以综述形式分期刊发各地法院领导深入调研情况、人民法庭工作成效和下一步规划安排等,以期推动人民法庭工作取得持续发展和长足进步。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院领导深入人民法庭调查研究工作方案》部署,福建省三级法院院领导以驻点调研形式,深入全省人民法庭开展调研,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基层司法需求。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偕林带头到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法院金峰人民法庭、漳港人民法庭调研,实地察看立案窗口、信访接待室、审判法庭、调解室等,了解法庭在诉调对接、诉源治理、特邀调解等方面的做法成效。
此次调研工作,福建法院共有名院领导分别深入全省法院个人民法庭开展驻点调研,占全省法庭数个的64.90%。其中驻庭的有99人。平均调研天数2天以上,驻点期间共召开场座谈会。通过驻点调研,全面了解人民法庭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提升,为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近年来,福建法院坚持强基导向,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坚持“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大力开展巡回审判,依法审理“三农案件”,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创建“无讼社区(乡村)”、“平安社区(乡村)”活动、搭建诉源共治平台、拓展诉非衔接渠道、建立健全“三级调解网络”。全力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有90个人民法庭与一站式服务平台对接,打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民法庭区域布局更趋优化、专业化建设亮点纷呈、纠纷调处提质增效、队伍素能持续提升、基础建设持续升级的良好成效。
一是区域布局方面。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对人民法庭布局进行调整,集中在农村偏远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新设23个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数量布局更加贴近辖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是专业化建设方面。全省现有专业化法庭30个,景区法庭12个,园区法庭7个。结合福建区域特色、地域特点、城区特征,强化“一庭一品”“一庭一专”,形成专业化团队、类型化审理、标准化流程的城市法庭专业化建设模式。推动14个城市法庭向道交、劳动、借贷、房地产等专业化转型。促进城区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专业化法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三是纠纷调处方面。近三年来,全省人民法庭每年入驻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队伍不断发展,委派调解、委托调解和司法确认案件数量显著提升,诉源治理减量工程不断推进。四是队伍建设方面。切实把人民法庭当作人才培养基地,全省46.5%的基层法院领导具有人民法庭工作经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省级先进典型。龙岩市上杭县人民法院古田法庭“强化党建引领,推进诉源治理”被评为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五是基础建设方面。全省人民法庭普遍安装统一标识,基本配齐审判业务用车、安全检查装备、信息化应用装备。具备网上直接立案、网上办公、实现电子签章,电子卷宗同步生成。人民法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福建法院将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三个便于”工作原则,确保实现“三个服务”功能定位,不断优化“三种类别”谋篇布局,切实加强“三个方面”基本建设,有效发挥人民法庭桥梁、窗口作用。着力强化专业化建设,着力打造过硬队伍,着力加大投入保障。服务推动建立以人民法庭为支点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基层共建共治共享。通过优质便民的一站式服务,公正高效的“家门口”审判,切切实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辑:段茜茜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