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是漳州龙眼采收旺季,今年本地龙眼迎来了丰产年。可正当果农满怀喜悦准备采收时,台风“米克拉”携风带雨席卷而来,让农户们措手不及,大量待收的果实被大风刮落,被雨水浸泡,一些龙眼树甚至被连根拔起。台风肆虐后的果园满目疮痍,不少果农损失惨重,“幸存”下来的龙眼收购价格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台风过后,果园遍地都是掉落的龙眼“种植龙眼近30年,今年产量是最高的”
“我这多亩的果园里有多棵龙眼树,如果没有这场台风,今年估计可以收成40万斤左右的龙眼。”漳浦县绥安镇龙眼种植大户林元顺叹着气说道,“我种植龙眼近30年,今年产量是最高的,有的龙眼树单棵能产多斤的果。而且今年市场行情也不错,福眼这个品种往年每斤收购价在1.7元左右,今年能卖到2.8元至3元。”
市经济作物站站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蔡建兴介绍,漳州龙眼的种植面积约13.6万亩,位居全省第一,8月初根据挂果率预计这一季全市龙眼产量可达9万至10万吨,相比于去年的6.3万吨,增产了50%左右。
蔡建兴表示:“今年4月上中旬是龙眼的抽穗期,漳州的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降雨量在毫米左右,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龙眼抽出花穗,所以今年龙眼树的坐果率很高。再加上去年龙眼遇‘小年’产量极低,龙眼树积累了大量的养分供给这一季的果实,因此今年龙眼产量颇丰。”
“一场台风,整年辛苦全白费”
不过,8月11日,突如其来的台风“米克拉”在漳浦沿海登陆,上岸后四处“撒野”,致使当地龙眼产业遭受重创。
“我种龙眼这么多年,从没在采收期遇到过这么大的台风,而且这次台风来得非常急,大面积的龙眼来不及抢收。”林元顺摇着头说,“台风过后,近五分之一的龙眼树被吹倒,满地是掉落的龙眼。40万斤的龙眼,损失了30多万斤。”
“一场台风,整年辛苦全白费,初步估计我这次损失在50万元左右,前期投入的农药、化肥、人工成本都收不回来。”林元顺沮丧地说。
据统计,截至13日,受“米克拉”台风影响,漳浦县龙眼产业受灾面积约亩,产值损失约万元。
除了漳浦之外,龙海、诏安等地的龙眼产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年我60亩果园里结了五六万斤龙眼,被台风刮掉了近一半的果子。”诏安县白洋乡的龙眼种户沈顺兴表示,“龙眼掉下来后又被雨水浸泡,大多数都黑掉、烂掉,没法再卖了。”
龙海双第永盛家庭农场的林永兴除了可惜掉落的果实之外,更心疼果园里50多株从省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龙眼树。他说:“前年,为了推动全市优质晚熟龙眼的种植,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牵头从省农科院引进了冬香、翠香、红宝石三个优质龙眼品种,成功嫁接到了我的果园里,这几年长势良好,本来明年就能收成了,现在风一刮,嫁接好的苗木基本都断光了,又要从头再来了,真是非常可惜。”
“龙眼品相遭破坏,收购价格大打折扣”
除了已经无法销售的龙眼和受损的果树,“幸存”下来的龙眼收购价格也受到了影响。
“没掉落的龙眼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果皮间相互摩擦,就会造成损伤,甚至发黑,这样的龙眼品相遭破坏,收购价格大打折扣。”据沈顺兴介绍,台风前,他果园里品种的龙眼收购价格每斤5~6元,现在品相不佳的果实每斤收购价格降到了2~3元。
损失无可避免,如何重整旗鼓成为当务之急。几位果农均表示,这几天正忙着整理果园,修剪果树,采收、分拣还可销售的龙眼,以挽回些许损失。林永兴说道:“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果树重新种好、打理好,防治病虫害,以免影响到明年的收成。”
据悉,市经济作物站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农户受灾情况,并派出专家指导果农科学进行灾后自救工作。
台风过境,本地龙眼上市数量锐减,零售价走势又是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市区龙眼的零售价普遍在每斤3~7元区间。一位水果批发商表示:“最近几天龙眼价格不仅没涨价反而便宜了些,像我摊位上这个品种的龙眼在台风前卖8元一斤,现在只要6元一斤。”
该批发商分析,许多龙眼树被大风刮倒后,枝上成串的果实如果不赶快抢收下来很快就会坏了,农户都急着先把这部分龙眼卖出去,所以压低了售价。等过几天,开始采收未受灾果树上的龙眼时,价格预计会有较明显的上涨。
来源:闽南日报陈铃清